世界銀行10月31日發布「2017經商環境報告」,我國經商便利度(EoDB)排名由第11名倒退至第15名,落後於新加坡、香港和韓國等鄰近國家,優於大陸和日本,當中又以「獲得信貸」及「繳納稅款」兩指標,分別倒退28名和26名最多。
陳添枝政績4
Christian Ferras - Chausson, Poème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25
【摘要2017.11.2.工商時報】世界銀行10月31日發布「2017經商環境報告」,我國經商便利度(EoDB)排名由第11名倒退至第15名,落後於新加坡、香港和韓國等鄰近國家,優於大陸和日本,當中又以「獲得信貸」及「繳納稅款」兩指標,分別倒退28名和26名最多。
根據世界銀行資料,全球排名前3名經濟體排名不變,分別為紐西蘭、新加坡和丹麥,韓國和香港排名互換,分居4、5名;6至10名依序為美國、英國、挪威、喬治亞和瑞典。
全球經商環境評比共有10項指標,我國在「電力取得」排第3、「申請建築許可」排第4,以及「執行契約」排第10表現較佳,在「獲得信貸」、「跨境貿易」和「繳納稅款」表現較差。
國發會表示,「執行契約」指標因為司法院完成線上起訴系統建置,有利提升法院解決商業紛爭的效率,首次擠入全球前10,另外在「跨境貿易」評比也進步13名,來到第55名。
國發會參事林志憲分析,全球經商環境評比是針對經商環境自由度、融資取得容易度等,台灣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15名仍屬前段班,像跨境貿易部分,去年強化相關程序簡化,就讓排名上升13名。
林志憲指出,獲得信貸指標排名下滑是因為2015年勞基法修正,勞工欠薪的清償順位改與債權銀行相同;惟經商環境評比是基於債權保障,勞基法修正提升對勞工權益保障,卻降低了對擔保債權人的保障。
至於繳納稅款部分,林志憲表示,部分會計師反應營業稅退稅跟營利事業所得稅審計時程過長,會再跟財政部商討如何簡化審計程序。
隨著公司法即將修法,林志憲認為,公司法修法有望讓「開辦企業」和「保護少數股東」兩項指標排名有所改善。
經濟部官員表示,公司法修法放寬持股一年以上,且股權加總超過3%的股東,除可申請檢查公司帳目跟財產情形外,也可查閱特定事項、特定交易紀錄,應有助於「保護少數股東」指標獲得加分。
林志憲指出,本月底國發會將邀集各部會討論哪些指標仍有進步空間,例如動產擔保制度部分會和金管會商討能否進一步鬆綁。
oBike亂象無解民怨蔓延政府頭大【摘要2017.11.2.自由】無樁式共享自行車oBike以隨借隨停為賣點,業者甫登台就大量違占行人與汽機車空間,引發嚴重反彈。在地方政府強力拖吊後,業者姿態放軟,配合交通單位會勘選擇適合的地點投放,但還是有不少人騎乘後隨意放置,甚至惡意丟車,既破壞環境,也浪費資源,有待官方與業者謀求更有效的作為,徹底解決亂象。
李應元政績別讓綠能變汙染廢棄太陽能板怎回收?【摘要2017.11.2.聯合報】屏東縣近年成為綠能大縣,各大廠都相繼宣布要在屏東設置太陽能發電' rel='105146'>太陽能發電廠,但是太陽能板衍生的回收問題已引起關注,尤其總統蔡英文提出太陽能發電目標20GW,至少需要7千萬片太陽能板,一旦使用年限屆滿被淘汰,如何回收成為新的環保問題。
據估計,以年損率3%計算,屆時1年約有200萬片廢棄的太陽能板,相當於4萬公噸的廢棄物。屏東縣環保局長魯臺營表示,環保署已注意到太陽能板的回收問題,目前正研議相關回收機制。屏東縣目前已協調投資屏東的元晶太陽能科技與南部一家專業回收廠簽約,回收太陽能板廢棄物。
蔡總統上任後,各縣市積極推動綠能,以屏東縣而言,除屋頂型的太陽能發電外,沿海鄉鎮不利耕作的區域更出現各式太陽能板,有的架在漁塭上、有的架在不利耕作的農田上,形成農村新景觀。
屏東縣議員郭再添昨在議會總質詢指出,太陽能發電聽起來很好,但現在引進這麼多的太陽能板,包括學校等公有辦公廳舍每幢屋頂都架設,將來是否形成另一種汙染?20年後,這些太陽能板該如何處理?
一家在林邊的太陽能業者表示,目前太陽能板還不到大量淘汰的階段,只有去年遇到颱風被吹毀一些,業者有與環保公司簽約處理。據了解,有的太陽能板會拆解出玻璃、塑膠等可用資源再利用,也有聽說轉到其他國家去處理。
太陽能板使用後也面臨廢棄及汙染問題,經濟部工業局9月率台灣廠商光宇材料公司與日本太陽能廠商簽訂「太陽能面板回收技術」合作備忘錄;從事綠能研發的工研院目前則還沒有針對太陽能板回收再利用進行研發。
李美珠政績「我相信會死人」護理師批勞基法拿護病生命大開玩笑【摘要2017.11.2.聯合報】一例一休上路不久就現髮夾彎,勞動部昨日預告修正《勞動基準法》,每月加班上限大幅拉高、自46小時增加至54小時,班與班之間的間隔卻可下修為8小時,且勞工可連續上班12天等。基層醫護人員痛批修法後將更血汗,是拿護理人員與病人的生命大開玩笑。
本次《勞基法》修法重點包括輪班間隔可下修至8小時;例假以每7日為周期作調整,若第1周的例假排在第一日、第2周的例假排在最末日,勞工將連續上班12日;單月加班時數上限增加至54小時,又或者,得以3個月為周期,單月加班上限不超過54小時、3個月內加班總時數不超過138小時;一例一休廣為人知的「作1休4」休假日加班費計算方式改回核實計薪,即上多少、算多少。
「我相信真的會死人」,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常務理事鄧雅文指出,輪三班的護理人員經常要調時差,班與班之間的間隔若只有8小時,扣去上下班交通路程、用餐、洗澡等時間,睡眠將嚴重不足,第一線護理人員連續上班6日就受不了,更何況未來可能達12天。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指出,連續上班正是醫護人員過勞的主因,我國平均護病比約為1:14,遠遠高於國際平均1:7;在日本,藥師在醫院門診開立的處方箋每日上限為40張,台灣則可能開到80至100張,甚至有藥師一日內開上100至200張,血汗環境將影響醫護越來越不願意走進醫學中心與重症科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理事長蔡旻璋指出,全台領有護理執照的人數達27萬人,實際上執業的只有16萬人,政府不鼓勵資方聘足人力,卻藉由修法大開加班上限。無論是加班時數上限、輪班間隔或例假安排等,雖得經勞資會議同意,但全台上百家醫院只有不到10家有企業工會,勞資權力並不對等、難以抗衡。
Let's block ads! (W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