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logtrottr
美容美體新聞 - Yahoo奇摩新聞
瀏覽 Yahoo奇摩新聞上的美容美體頭條新聞及最新動態。尋找相關新聞報導、影音、照片和分析意見。 
高血脂:塞住血管頭號元凶!中醫教你按4穴位通血路
Nov 16th 2017, 06:00

塞住血管的頭號元凶——高血脂

血脂肪台語叫做「血油」,簡單來說就是血液中的油滴。其中,又可以分為與豬油、沙拉油比較相近的「三酸甘油酯」,以及許多人聞之色變的「膽固醇」。雖然只要一講到這二個名詞就令人聞之色變,但這兩種物質其實都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在人體內是缺一不可的。

三酸甘油酯可以構成心臟、腸子等器官周邊的「脂肪組織」,作為襯墊以吸收撞擊力,並且有保暖的。但當三酸甘油酯太多,就會囤積在肚子、手臂,變成鮪魚肚、蝴蝶袖。

膽固醇最原始的功能,是構成細胞膜不可或缺的成分,也是合成各種荷爾蒙的重要原料,但如果膽固醇太高,可就不妙了。

健康檢查報告通常將血液中的膽固醇,概分「好膽固醇」(HDL)以及「壞膽固醇」 (LDL)。好膽固醇可以讓我們的血管保持彈性、健康;壞膽固醇反而是造成血管管壁硬化、甚至管腔阻塞的元兇之一。

我們常聽到的心肌梗塞,就是供應心臟的血管塞住了;而當阻塞發生在供應腦部的血管,就會造成缺血性腦中風;塞在腎臟的血管,腎功能就會衰竭、形成尿毒,最後只好洗腎。

如何判斷高血脂?

根據臺大醫院金山分院的資料指出,國人血脂肪過高的標準如下:

 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壞膽固醇 LDL好膽固醇 HDL
無高血壓、腦中風、 心臟病、糖尿病者大於 200大於 200大於 126小於 35
有高血壓、腦中風、 心臟病、糖尿病者大於 160大於 150大於 100 


此外,將總膽固醇除以好膽固醇所得到的數值,如果超過5,也可視為高血脂。美國佛萊明罕心血管研究中心建議,維持小於4比較理想。例如,總膽固醇雖然只160,但好膽固醇僅30,將160除以30得出的數字大於5,因此也算高血脂患者。

下一頁告訴您,對抗高血脂就從五大原因著手!


5大因素,讓血液油膩膩

原因①:飲食

外食族、飲食多油者或常吃以煎、炒、炸烹調的食物的人,血脂肪比較容易偏高。除了從食物中直接攝取外,研究指出,

當人們吃進充滿「飽和脂肪」的食物,會促使肝臟生成更多的壞膽固醇,造成血液中壞膽固醇上升。

另外,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指出,食用高溫烹調的食物,會使體內產生更多的「自由基」,造成血中壞膽固醇量增加。原因尚不明,推測可能與肝臟無法精確掌控身體需要的膽固醇的量有關,因此生產過多不必要的膽固醇。

換言之,食物本身的組成很重要,但食物的「烹調方式」也一樣重要。

自由基
自由基可以視為我們體內的一種毒素,會導致我們的細胞發生不正常的氧化反應,而失去功能。想像一下生鏽、變脆而無法再使用的鐵釘、擺在空氣中而發黃的蘋果,這就是自由基會對細胞造成的影響。

原因②:吸菸

愛吸菸的癮君子身上,也被發現好膽固醇缺乏的情形。

研究指出,單是戒菸,就能增加體內15%到20%的好膽固醇。

原因③:缺乏運動
想要增加好膽固醇、減少壞膽固醇,運動是目前被唯一證實有效的好方法。儘管機制尚未明朗,但美國心臟協會 (AMA)的研究指出,可能是因

運動能增進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的活性,因此增加了好膽固醇的量。

所以,缺乏運動的人,較容易罹患因為「好膽固醇不足」而導致的高血脂。

原因④:肥胖
體重過重者,也是高血脂症的高風險群。研究發現,肥胖者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會增加,好膽固醇卻會減少。同時,2008年的《臨床糖尿病期刊》也指出,肥胖者血中的壞膽固醇,也會變得「更壞」,對血管殺傷力更強。

原因⑤:疾病

根據Uptodate線上醫學資料庫統整的資料指出,一些內分泌器官、腎臟、肝臟的疾病,也會造成體內壞膽固醇增加。糖尿病患者,以及正在服用某些藥物的患者,也比較容易得到高血脂。推測原因可能與能量代謝與產生的機制被干擾有關。

由於製造膽固醇的原料「乙醯輔脢A」,也是身體生產能量所需的原料。一旦能量生產的機制出現問題,就可能造成乙醯輔脢A囤積。而為了消耗乙醯輔脢A,身體可能會傾向製造更多的膽固醇,結果就是血中的膽固醇上升,形成高血脂。

下一頁告訴您,體內脂肪也和動脈硬化有關!

體脂肪、血脂肪、皮下脂肪、內臟脂肪有何不同?

體脂肪:代表「人體內所有的」脂肪量。

皮下脂肪:主要位於「皮膚之下」「肌肉之上」,是可以被捏起來的。蝴蝶袖、雙下巴、大腿內側肉太多,就是皮下脂肪累積的結果。皮下脂肪型肥胖,又稱「周邊型」或「西洋梨型」肥胖,對外觀影響較大,但較不會造成心血管疾病。

血脂肪:是在「血液裡」的脂肪,經常由脂蛋白所運送。

內臟脂肪:「內臟周邊」的脂肪量,例如大、小腸、心臟、肝臟的外圍。直接捏是捏不起來的,鮪魚肚、中央型及蘋果型肥胖,大多是內臟脂肪累積的結果,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男性天生比女性容易囤積內臟脂肪,這也是男性心血管疾病發生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三酸甘油酯過高也會加劇動脈粥狀硬化


三酸甘油酯太多,就會囤積在身體各處,造成肥胖。這些脂肪組織雖然不會直接塞住血管,但卻會干擾新陳代謝,造成體內「生鏽」反應變得更加劇烈。因此,三酸甘油酯過多,會間接加劇動脈粥狀硬化,造成心血管疾病。

血管硬化、堵塞最大兇手

高血脂會造成血管「粥狀硬化」,血管變窄、被塞住,導致器官得不到氧氣與養分的供應,而壞死。粥狀硬化可以分成三個步驟:

Step1:壞膽固醇過多堆積
較大的血管約可分為內、中、外三層。如果血液中壞膽固醇太多,他們就會穿透內層,導致血管壁向內隆起。這個階段,血管壁只是變形尚未變硬,只要調整生活方式以及飲食模式,便有可能讓血管恢復原狀。

Step2:血管生鏽硬化

壞膽固醇在血管壁夾層中堆積後,久了會被自由基「腐敗」、「生鏽」。此時,免疫系統會派出白血球穿過血管內壁到達夾層,想將生鏽的壞膽固醇清除,就像對付侵入人體的病菌。

麻煩的是,白血球能夠把壞膽固醇吞掉,卻無法將它消化。於是白血球越吃越撐,一旦再也撐不下了就會爆破。在這個過程中,白血球因為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也會釋放出訊號,呼喚更多不同種類的白血球,結果將導致血管壁失去彈性,出現「硬化斑」。

Step3:破裂而栓塞

由於硬化斑組成不穩定,所以相當脆弱且容易剝落。若硬化斑承受不住血液的沖擊而破損出血,就會引發一連串迅速的「結痂」反應:斑塊受傷的地方,短時間內會被黏上粗硬的纖維和蛋白質板,以避免硬化斑的傷害繼續擴大。

快速堆疊的後遺症,就是原本已變得窄的血管,瞬間塞住。而被沖落的斑塊碎片,也可能在較細小的血管造成阻塞,導致心肌梗塞、腦中風等。

改善高血脂,下一頁中醫師教您按!


中醫怎麼說

陳曉萱中醫師表示,血脂肪過高屬於中醫所謂「痰濕」的一種。著有《降膽固醇這樣吃效果佳》一書的書田診所家醫科主治醫師何一成也指出,中醫將膽固醇及脂質稱為「膏脂」,負責消化及利用、排出膏脂的是脾胃肝腎,若是五臟功能失調,無法代謝的物質就會形成「痰濕」,傷害心血管及引發諸多併發症;因此想要降血脂,不妨調理脾、腎著手。

改善體質4穴位

中脘
肚臍正上方4寸處為「中脘」穴, 以食指、中指按壓2分鐘左右即可。按摩此穴位有助消化、促進脂肪分解的作用,對於頭暈目眩、精神不濟也有效。

膻中
「膻中」穴位於胸前兩乳頭連線的中點,建議以中指順時針按揉2∼5分鐘。何一成醫師表示,按摩此穴可以讓血液不那麼黏稠,也可改善胸痛、心悸等症狀。

關元
在肚臍下方約4根手指寬的地方,是「關元」穴。揉按約2分鐘,不僅可以調節血脂,還有減重及泌尿器官保健等效果。

氣海
以拇指揉按肚臍正下方2指寬處的「氣海」穴,大約2分鐘即可。這個穴道可以健脾補腎,不僅能促進體脂肪代謝,還有助於控制食慾、解決消化不良等問題。

【延伸閱讀】

Let's block ads! (Why?)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鄒屁屁 的頭像
    鄒屁屁

    好康情報站

    鄒屁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